集体农场公示栏
生态养殖
【资料图】
沙头镇,南临长江,西依京杭大运河,北枕淮河入江水道,三水环绕、物产富饶,是国家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和扬州市民的“菜篮子”,年繁育种鱼苗15亿尾,生产各类优质蔬菜超12万吨。又是一年夏日至,一年一度的广陵沙头西瓜节即将火热登场,“好西瓜”大赛、环洲骑行、草垛子乡村音乐节、西瓜主题派对等一系列和西瓜有关的文旅创意活动,将“热闹”整个夏天。
更令人期待的是,以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命名的“亚夫团队广陵工作室”也将在沙头揭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沙头科创小院”,同时和大家见面。上周末,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地处扬州东南郊的广陵区沙头镇。
目之所及,一座座现代化大蔬菜瓜果大棚宽敞明亮,一个个创新试验基地遍布其间,一项项智慧农业的智能化技术令人大开眼界。滨江多水、生态环境优越、绿意充盈的沙头,已将“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秀美露营地
圣女果大棚
西瓜大棚
喝牛奶长大的“圣女果”,满口“儿时的味道”
来到沙头镇陈祠村集体农场,只见两边温室大棚一字排开。公示栏上,所有村干部责任分工一目了然,接受村民监督。村干部们和村民一道,将刚从大棚田里摘下来的“8424西瓜”清洁装箱,再用车辆送到客户手中。
据介绍,集体农场是陈祠村的集体资产,每个大棚都有一名村干部直接负责,从生产到销售,当全流程“保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恒林说,沙头镇果蔬产业具有一定优势,他们采用村集体经营的方式,向农民流转土地,建起了51个温室大棚种植果蔬,集中资金和人力运作,目前农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四季轮种辣椒、茄子、上海青、有机花菜、草莓、西瓜、西红柿等蔬果,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
在沙头镇扬州毕季现代农业发展公司,来自连云港的毕长志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在沙头已经干了30年果蔬种植,上阵父子兵,现在儿子也丢下城里的工作,来到农场发展。走进毕家农庄,大棚内藤蔓绿叶间的颗颗“圣女果”有黄的,有红的,有绿的,不少已经成熟,咬上一口,鲜美酸甜,满口“儿时的味道”。老毕说,这里的西红柿用的肥料是过期牛奶再发酵后制成的,营养充足,形成了独特口感。比蔬果大棚更吸引眼球的,是一座座亩均投资14万元以上的冬暖钢架大棚。毕长志介绍,他看好在沙头经营果蔬的市场前景,所以增加了投资,计划明年完成种植基地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建设。
毕家农庄
清澈西江
市民采摘
“蔬果小镇”成为周边市民的菜园、果园、乐园、游园
据了解,沙头镇将“三水田园”农文旅融合发展列入了今年的“十件大事”清单,西江蔬果体验园、耘果驿站、蔬果产业社区等项目已在实施过程中,该镇创办的“润沙心品”农业品牌正处于价值上升期,果蔬嘉年华、园艺手作实践、乡村美食音乐节等活动常态化举办,借助环洲一号旅游动线的开通,沙头镇将真正成为扬州及周边城市市民的菜园、果园、乐园、游园。
记者在沙头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智慧农业管理服务中心看到,通过物联网传感设备和高清监控设备,可随时掌握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多种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运用农业物联网与云计算、农业遥感、智能灌溉、农产品质量溯源、农业电子商务、溯源技术、数据仓库和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的技术为理念,为园区的农业生产、管理服务、休闲观光、产品营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支持,实现园区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服务在线化、休闲农旅数字化和产品营销精准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沙头镇农村产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创新试验基地二期项目落户沙头镇。整个区域分为试验区和“无人化”生产示范区,以无人化种植技术为核心,试验示范内容更加丰富、稻麦种植品种更加优质,将为广陵粮食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种质资源、技术支持和带动作用,助推扬州乃至江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果实累累
优质辣椒
成排大棚
蕴藏产业振兴密码,农产品、文化旅游都是“土特产”
扬州市广陵区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沙头镇党委书记童忠介绍,沙头高标准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先后与扬州大学、扬州市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合作,建成扬州大学现代园艺科技创新中心、张洪程院士水稻创新基地、南农大产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广陵分中心。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沙头依托镇属国有公司广沙农业,以“润沙心品”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品牌。比如院士基地大米、沙头8424西瓜、淡水澳龙、沙头草莓等,绿壳鸡蛋还成为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
“我理解的‘土特产’不仅包括农产品、工艺品等物质实体,还包含观光旅游、民风民俗等文化领域,两者都蕴藏着产业振兴密码。我们近年来以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打造‘三水田园’扬州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连续举办草莓季、西瓜节、农民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全年吸引游客3万人次以上。”童忠说,他们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经营收入,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还可以依托闲置房屋发展农村电商、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童忠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数字赋能,提高农户的市场参与能力与机会,实现精准营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片,打造市场认可的名特新优产品。同时,通过研究编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实施方案,发布“土特产”目录,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政府则加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支持力度,打造全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讯员 广宣 王柳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